在家上班

在家上班

最近,因著”抗疫”的關係,政府都叫大家盡可能都留在家中。甚至上班的話,也可也盡量應該留在家中上班。 對我來說在家上班不是一件新鮮的事,因為我從事的行業是程式軟件開發。而Brisbane來說,在這邊的公司都很提倡在家上班的,因為這是一種雙贏的方案。在公司方面當然係可以省一些租金,因為如果有一些員工部分時間或者完全在家上班的話,公司就不用安排固定的工作枱給所有員工,可以改用熱桌的方式,或者甚至更徹底的完全不用租辦公室,徹徹底底地把公司虛擬化。對員工來說當然就是不用花時間在交通方面,而且在家上班比較方便照顧一些家人。而我也因著家庭理由及公司互利的原因,就已經在家上班工作一年多了。所以可以藉此分享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幫到一些剛剛開始在家上班的朋友。

當然我的經驗是以Brisbane來說的,首先就是要有一個獨立的工作空間,最好是有獨立的房間,縱使在家工作也是要專心的,所以獨立的工作空間可以免於外界的騷擾,另外,工作空間中盡可能不可以有任何使人分心的東西,如床,遊戲機之類的物品, 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專心。

第二方面,就是在家工作,依然是要按時上班的。這一點真是希望家人明白,我們雖然在家上班,但是我們依然需要按時上班,除非你與公司有別的安排,所以希望家人明白如非必要真是請勿打擾。同時我也建議大家,也要定時休息(如常有午飯時間),而最好的更是在下班之後,可以出外散步。因為在心理上我們也需要一些放工的感覺,在生活時間表上我們依然需要一條明顯的界線,來分隔工作與休息時間。

第三方面,就是與同事之間的聯繫在家工作時與同事實體的距離遠了很多,這樣就更加需要聯繫得更好 ,才可以維持。同時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就很喜歡每天早上都會與同事開早會, 每位同事都會簡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又打算完成什麼的工作,及需要什麼的幫助。這種做會議中可以給大家都知道同事們的流程 。此外,我也希望在會中說一些工作之外,無關的東西,如昨天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這些事情都會將這些虛擬的視像會議,加添一些真實的感覺。 除了這種會之外,當大家遇上難題時,就一定要找同事幫助,因為儘管我們是一個人獨自在家工作,你依然是在同一個團隊內。

最後這一點就是澳洲獨特的就是我們的 internet 。在家工作就一定墅要長時間接上公司的網絡,及作大量的視像會議。這些都需要非常之穩定的互聯網連線。在澳洲網的互聯網連線,就是出名一般般的。所以大家就要考慮自己家中的互聯網速度是否足夠,需不需要係提速度。也同時要考慮自己的互聯網供應商是否可以提供足夠的客戶服務,當你遇上與互聯網連線的有關問題時,他們可否立刻向你提供幫助,否則你就需要更換一些較高檔次的供應商。在家工作互聯網,就變成我們的謀生工具。

我真是希望這些提議,可以幫助到大家再加工作順利一些。

本土生產

工業化生產

近來,多了不少朋友提議一些澳洲本地生產,如口罩、藥物、甚至一些日用品,那麼不用求另國。而且在澳洲有需要時,可以隨時增產。聽起來很合理,做起也應該很簡單,只是政府或是商人花一些金錢買一些機械及建一些工廠就可以了。

如果是活在工業革命前的世界就可以的,現在工業是高度專業化的,要有專門機械,機械也要有熟練的工人來操作,及有專門的工程人員來維護的。不是單單一些金錢就可以短時間內做到的。縱使可以生產出一些成品,接著就要有良好的質品控制,來確保成品是符合指定的要求的。最後更要控制良率,在合理的成本下,確保大量成品都是符合質品要求。這一切都不簡單的,都是要時間來建立出來的,及大量專才而做出來的。

第二,就是供應鏈。即是說就算你有工廠、機械、技術及人才,你也要原料及一些部件才可以做出成品。就好像今晚我想煮一碟白汁意粉,所需要的都是一些低技術的東西,如奶油、煙肉及意粉,而且應該相當容易就可以找到。不過,近來的Brisbane超市就出現搶購意粉的情況,所以我們就是沒有意粉,結果就是弄不出白汁意粉來的。工業產品比起做白汁意粉複雜很多,要用上過百種原料也是不出奇的,而且甚至需要先將一些原料另的工廠加工,之後,才可以生產,欠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以的。而且這些供應鏈是不簡單,更在全球化下,供應鏈一般都涉及多個家國及地區的。如果你要完全不靠另國的話,就是要把整個供應鏈建立在本國中,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第三,如果你真是有天大本領可以把本地供應鏈都做到的,真的是可以隨時增產?增加一些產能應是不太難的,只要工人努力一些,供應商多給一些原料就可以的。但是如果要突然大量增產的話,一定要需要大量人工、機械及原料,縱使一切都是在本地中,都是不易,突然大量找那些東西。就算找到,成品質素及良率一定受非常重大影響!

話是易說的,聽起也似有道理的,但做起來,你就知艱難!

傳統中國社會的義工文化

早前在網上看到 一些文章 ,一位住在澳洲的香港人說香港人是很高質素的,就是因為香港人有義工文化,而別的國家就沒有。 至於做義工是否真是反應 一個人的質素高低,我就不太明白了。不過 ,做義工始終是一件好事,在我朋友的圈子中也真是有不有少的香港人喜歡做義工的 ,這真是值得一讚的!但是香港人真的是否一一向都喜歡做義工?! 但是回想起上一輩 ,其實他們並沒有這樣的文化, 他們總會問一句話,為什麼你要喜歡看那些 不認識的人?他們更不是我們的親戚為什麼需要幫助他們呢? 當然你會反駁我的,因為過往香港的上層社會中也有各種慈善團體,如東華三院等團體,也有開展各項的慈善事業,但是可惜這些不是普及到 各個大眾層面的 。那麼真是這一輩的香港人才有義工文化的。

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在讀中國文化科已經討論過這些問。回想起當年我們解答這個問題的方式。首先,我們就是否定了中國傳統社會中沒有愛心的,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依然是有愛心的。例如想起祖父母月母輩說當年在鄉間的時。都不時會幫助其他鄰舍,替他們看管小朋友。當時的鄉公所,都有提供各種慈善服務,如義學及義診等等。 第二個層次,我們就是去嘗試理解這種愛心是基於什麼的,我們當年的切入點就是在傳統中國社會中,農村中,都是大多同姓的,都是有一種血緣關係。所以我們就歸納出在傳統中國文化裏頭不是沒有愛心,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大多只是集中在宗族中 ,我們在推論下去,就發現在中國傳統社會裏頭一般人在人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留給在村中,沒有接觸其他太多外面的社會。所以愛心視宦是留在宗族裏頭,甚至在裏頭建立的。 因此,我們不應該選用現代社會的設定 ,來看中國傳統社會,這是不公平的。 再者,香港都是在這幾十年中因長家庭規模的變小,並且交通和通訊科技的發展,才可以方便聯結到不同的群體,這樣才可以將愛心推至更遠的社群。 所以現在香港人喜歡做義工,也只是時空及處境演進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