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之夢

灰姑娘之夢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近日,見到一位女明星與富豪分手的新聞。有一些感觸,因為那使我回想起當初那女明星與富豪一起時的情景。那時,我身邊女性好友們,很羨慕好,都說她,「嫁得真好!」。甚至,把她說成「港版灰姑娘」。那些女性好友認為好不是出生於大富之家,又沒有深高的學歷,也可以嫁入豪門,簡直是一個神話!

 我真的不明白嫁入豪門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可以創出神話?那絕對不是童話的開始,他們依然要面對一般夫婦之間的相處問題,不是一定可以永永遠遠開心生活。最終,可能雙方都要面對,如同與那位女明星及富豪差不多的經歷,不能再一起坎下去,需要分開。

 也許,那些女性好友不是那麼天真地相信童話的,而只是希望借此可以換取安穩的生活。請不要開玩笑!我那些女性好友,已經生活無憂,而且一切所用的都是名牌。我相信她們無需依賴富豪的家勢才可以生存。

我始始終終都不明白她們嚮往什麼!希望成為城中焦點?希望自己能夠走入上流社會中?我真的不明白。我只知道平凡是福!

需要嫁個有錢人

需要嫁個有錢人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昨天與一位澳洲朋友談起一個現象,就是那個「要嫁個有錢人」的想法,這個想法是在一些澳洲港女圈子中非常流行的。那位澳洲朋友真是摸不著頭腦的,在澳洲生活其實不需要很多的金錢。澳洲是一個比較均富的社會而且樓價也不是很高(那只是以Brisbane而論的),只有一份普通收入的工作,就已經可以有車有樓,生活安穩。再者,我們澳洲有很多美麗海灘及國家公園,都是全部免費的。你根本不需要有很多的金錢,有很多的金錢還要花精神來打理的。那麼,為什麼需要嫁個有錢人?

其實,我也真的不明白。一般從來香港的澳洲移民都是比較富裕的,絕對不愁衣食。而且那些澳洲港女中,也有不少的專業人士。所以就根本沒有需要有一個有錢的丈夫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我推測也許因為可以炫耀的,可以人說:「你看我的男朋友有好,他有什麼、什麼、什麼。」甚至可以說自己是什麼醫生太太、什麼大公司東主太太等等,那是一種身分的象徵。

拜金、拜金、拜拜金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港男常說港女拜金,甚至指港媽也是拜金,常嘆一句:「有其女必有其母,或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不過,港男回望自身,其實也是拜金。

是的,正是港男、港女、港媽全是拜金!

那全因香港就是拜金社會。由教小朋友開始,就已經向錢看的,常說:「努力讀書,長大後找份好工作,可以賺多些金錢」。輕年人定下的目標也是以錢為考慮,總是定在幾多歲能賺取第一個百萬。看成敗也是看一個人能夠賺多少金錢,香港的人把成功人士基本就是事業有成的人,可以賺大錢的人。

就是這樣錢、錢、錢。這文化薰陶出拜金、拜金、拜拜金的港男、港女、港媽。

港男也是拜金

拜金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港男常說港女拜金。其實,回望我們自己,港男也是拜金的。我們是希望自己是擁有金錢,而別人來拜我們。有不少的港男都喜歡在有意無意之間,在新相識的異性前「表現」出身家,例如月入多少,有什麼名車及大屋。還是一些港男是喜歡將自己的名片給異性的,而名片總是某某專業學會會員及什麼高級行政人員。港男如此用金錢及地方來肯定自己的。

港媽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之前,身邊有不少的朋友都指港女是崇尚拜金主義。不過,好像從來沒有人將矛頭指向港媽(即是港女的母親),其實電視台也可以製作一個節目來探討她們的心態,應該是很有趣。也許,可以發現港女拜金想法的其中之一個源頭就是港媽。

我認為她們就是從小就培育港女的拜金想法。小時候,她們就已經對自己的女兒說一些王子與公主的童話。王子除了英俊之外,他也擁有自己的城堡,即是擁有自己的家業。那總是帶著要嫁入豪門的意識。

到年齡長大一些之後,有了自己的「同學仔」及「朋友仔」時,她們會提醒自己的女兒要小心交朋友,不過,她們總是會如此的說:「小心些交朋友,人家的父母從事什麼的職業?」又以別人的家境判斷別人的人品。

到成年了,開始女兒開始認真拍拖。帶男朋友見自己父母時,她們第一句會問那個「未來女婿」是從事什麼的行業,接著就是會打量他的薪金,關心的又是錢。

當然,到了談婚論嫁時,她們一定會與你談禮金的問題。再一次,說及錢!

是否,因有其女必有其母,或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再次,請大家不要太認真來理解這篇文章,那又是一個怪論。)

港女「講英文」

港女「講英文」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近日,一位女會考生自拍了一段短片批評試場的監考員英文發音不準,這片也有不少人觀看的,不過,網民就不太同意她的行為,他們說她的英文也不是很好,在片中也有英文語彙錯用,她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不要批評別人。

首先,雖然在片中,她真是用錯了一些英文語彙,但她的英文是比一般中五生流利的。再者,縱使自己的英文水平不高,也可以提出別人的錯處。我覺得她的問題是在態度方面,我覺得她是在嘲笑監考員英文發音不準。我的英文發音時常不準的,不過,從來沒有被本地人(澳洲人)嘲笑的,因為他們明白英文不是我的母語,發音不準是可以理會的。而且有一些比較要好的本地朋友會指出我的錯處,及教我如何說出正確的發音。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士也是如此包容,為什麼我們同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而要嘲笑別人發音不準呢?

還有,她在片中態度也幾囂張的,好像在炫耀她的英文有多流利。在片中,她說:「整個試場的人都是像"Primary School Students",只有幾個才有像"Secondary School"。」她好像十分刻意用"Primary School Students"及"Secondary School"。她全句都是用廣東話說的,不過,好像強要加兩句英文的。而且一般香港很人少會用"Primary School Students"及"Secondary School"在日常用語當中,所以在句中出現這個兩個英文詞語是很造作的。

我認為她在片中說的內容是沒有問題的,她是有她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不過,她是可以指出別人的英文發音有問題,而不應該嘲笑別人的口音,亦更不應該拿這來開玩笑。還有,年輕人都是應該謙虛一些,不要炫耀自己的英文有多好!

「二世祖」的優點

港男、港女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我又是寫「港男、港女」的題材。早前,我曾寫及「二世祖」是「港女」的理想對象。「二世祖」們可以帶她們四處吃喝玩樂,但有朋友指出我的說法太表面了。那些所謂「二世祖」其實有很多非物質層面的優點,例如,他們的家教一般都比我們這班基層港男好,待人比有禮,特別是對女士十分有風度,甚至好像紳士般的。這是十分討好女孩子的!反之,我們有的只是「禮貌」,而不是風度。

朋友呀!我們沒有他們如此的福氣,沒有人教我們何謂風度。因為學校所教的也只是「禮貌」,如早上要對人說「早晨」,人家給自己東西時,要說「多謝」。而我們家人都是比較傳統,他們所教的都是「忠孝仁義」,不像那些「二世祖」家人有學識,知道什麼是「Lady First」。再者,我們的見識比他們淺。回想起念中學時,我從一位畢業於貴族名校的朋友口中聽聞,他們每年都會與不同學校合辦大大小小的活動,例如聖誕舞會,而且那些學校更是有不少女校。再者,他們父母也會常常帶他們出「大場面」。有這樣見識,不只有紳士風度,待人接物也是會比我們好。

我們真是在一個劣勢中,請「港女」們多多體諒,我們會努力改善。我們只是欠一些風度,不過,我們也有很多其他的優點!

行雲意見-星期二檔案的報導手法

電視新聞節目的處理手法

來源:Open Clip Art根據Public Domain條款下使用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星期二檔案的報導手法好像變了,多選取一些社會性的題材及一些比較軟性的手法來處理的。

忽發奇想-海外相親

忽發奇想-海外相親

閱讀了一篇文章,有關港女在香港不到對象,她們要上內地找對象。我忽發奇想,其實她們也可以到海外找對象,那麼相信是比到內地相親更好的,所以海外相親應該是一門有可為的生意的。

首先,是有需要的。在海外華人希望找華人作對象,終於文化及言語相同是溝通會比較好的。不過,圈子不大,選擇不多,有朋友找不到對象。如果有香港媒人替那些海外華人解困,應該是一件好事的。

第二,一般來說,他們的條件是不錯的。華人家庭都是非常重視教育,所以他們的子女大數有大學學位,甚至擁有碩士學位也是很普遍的。如果是像我們是專業移民而居留的,大學學位及專業資格是必須的。海外華人的學歷是不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再者,我們是比港男獨立的。好像我們是由留學生開始的,大學時已經要自己照顧自己,我們大多都可以弄一些小菜的。盡管有家庭照顧的海外華人,由於海外社會的氣氛是鼓勵自立的。在這種風氣下成長的男孩也會比較獨立。

而且,外國的樓房價格比香港低,如果兩口子努力的話,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不太困難的(以Brisbane來說,及他們要選擇一些離開市中心比較遠的地方。)。生活質素比香港好很多的。

香港的女仕們,嫁到海外是一個好的選擇。

(按:對不起,那又是嬉戲怪論,請不要太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