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之後的Brisbane
昨天的沙塵暴走了之後,Brisbane今天天朗氣清。我們真是「再見藍天」。不過,四處都是塵,大多數的汽車都蓋去一層黃色的泥塵。真是很希望有一場大雨洗一洗Brisbane!
近日,有一段youtube片是有關一名香港少女與建築材料行店長的紛爭引起大家的關注。網上有很多討論關注這事及那段短片也有很多人士點擊。
事源起於那位香港少女與那一間建築材料行店長在貨品的價值上發生了紛爭,而她把與那店長爭論價錢的過程拍下,其後上載於youtube。(由於,已經有很多其他網誌討論這事,所以我不詳細交代這事的起源)。事情就如此,不是什麼的大事,不過,我有幾個不明白。
早上,已經看到Sydney,大談沙塵暴的消息。初時,還以為只是在Sydney那一邊的事。
不過,
十一時多,出面天色開始發黃的。
一小時之後,見能度已經很低了,空氣也變黃。
執拾家中時,總是找出很多被遺忘了的東西。對於記憶也是如此的,兩天找出一些舊CD來聽。那些CD帶出是塵之外,也是滿載著舊日的一切回憶、思忘、愁緒。不過,時間,你是一個好東西,你可以模糊了記憶,如正照片般,會發黃、褪色,有些事件,我已經記不清,是那年發生的,好像1999、2000或是2001嗎?有些的人,我甚至連姓也不肯定,是姓陳嗎?好像是姓李的,還是姓利的?我也不太知道的!但是那記憶雖然好像早上的霧氣,抓不住,拿也不了的,不過,那份濕氣也是明明確確感受到的。
不過,一個記憶不只是一份濕氣,它是比我現在坐著的椅子更實在的,就是一個幸福的笑容。也許,因前幾天,再一次遇到一個同樣的笑容,所以特別來的深刻。當然,那不是對我笑的,我是永遠不可以給人家那一種幸福。我不是說我這裡沒有幸福,只是沒有那一種。每一個人走的人生路都不同的,大家不斷作了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了當醫生,有人選擇四處遊歷,有人好像我的一樣當上了I.T.人,不是什麼名牌行業,只是一個平實的工作。我沒有什麼在戰埸上看星的故事,也不懂將我的心情化樂章送給您…..是要完的時刻,那些只是回憶,如一本的舊相簿是沒有分別的!
偶然拿起舊相簿來看,不是有什麼的大問題,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把塵抹去之後,把它收好。
那首是F.7的那一年的大熱流行曲。已經是幾不多十年前的事,但今天卻不斷地在我腦海中響起的。也許因為,昨晚睡得不好,想起一些舊事。記憶是沒法刪除的,只是可以收起。不過,他們好像當年深夜的粵語長片,睡不著的時候,打開電機,那幾齣舊電影又在你面前出現一樣。
昨晚窮富翁大作戰的第五集已經播出了,由於今早看完了網上重溫。應該已經是最一集的,第四位參加已經出場。看完這個「節目」我有什麼感想。首先,當然是對四位參加表現敬意!這次不是什麼遊戲節目有大獎等待他們去拿的。他們不是應該為名,他們當中也是有名人。而且如果想「出頭」的,大有更舒適及更有效的方法。不用要露宿街頭!還有他們願意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過五天的基層人士的生活。我相信不是很多人有如此的勇氣及愛心去幹的。
第二,就是要說這是有「Heart」之作!構思是十分有心思的!要找四位名人來參加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第三,給了我很多的反思。我來說深水埗只是一個電腦迷的聖地。在信主之後,也只是回教會的地區。弟兄姊妹大多也不是住在深水埗的。看完之後,才知道有那麼多人如此地幹活,居住環境也是那麼的差。沒有這個節目,也許他們是我們香港的被遺忘的一群。就算經濟好景時,他們如此地活,分享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根本上是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當那是一個「節目」來看。電視節目就看完了吧!但是,那些基層人士也是依然地活著,如此那個「節目」中的一樣活著。我希望大家可以關注他們一些。及雖然,那是很不環保的,如果有人派傳單,也拿一張的。可使他們早些完成工作的!
Brisbane除了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還是昆士蘭省的首府來的。因此,Brisbane有市政府及議會,也有政府及省議會。我們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主要是國防及外交的。而省有自己的教育、醫療制度、警政、交通等等,甚至可以立省法。 Continue reading…
我發現每一個熱門的旅遊區也有一條名店街。我之前曾到Carins和Gold Coast也是如此的。我居住的Brisbane在市中心,那是最多遊客集中的地方,也一個名店商場,Queen Plaza。其實,那些名店已經是世界性。我真的不明白,什麼他們要在旅遊區開設分店,特別,我們的澳洲是主打大自然景觀的好像與名店消費,有點格格不入。
我做了一個Powerpoint,是有關職場牧養事工分享,我已經十分滿意,而且一些簡單的動畫。不過,交拍擋姊妹最後定稿,她找出了一些錯,及加一些插圖。修改後的Powerpoint真是吸引很大。也許因我是軟件工程師,我不是對圖像敏感,所以我的作品總是比較重文字的。我想之後我的作品都最好找女性或是有兿術氣質的朋友給我一些意見。
(對不起,由於明天要在團契主持職場牧養事工的分享會,所以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寫網誌。及請我明天的分享會祈禱。)
今天想有一件事件我是在三十歲前做了的,就是在幾年前到了大堡嶕浮潛。一是因溫室效率,珊瑚受不了起水溫的轉變,開始死亡。所以都是趁早去的。其二,對體能的要求都很大,所以二十多歲是最適合的時間。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