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一週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新嘗試-來做一個MP3談談一週生活。看看大家有什麼的回應!
病了好幾天,今天已經幾不多復原了,所以今天可以再寫網誌。
不過,在病之前的星期二,我看了G.I. Joes。其實,我對這齣電影真是沒有什麼期望,因為這是由漫畫改編的電影。一般來說,這類的電影都是情節簡單的。再者,年幼時,我曾看G.I. Joes的動畫,不過,我不是十分喜歡的。所以本來對這片抱不大興趣,但是星期二是租碟店的特價天,而除了G.I. Joes之外,大部分的新片已經全部租出了。因此,最後租了G.I. Joes回家。
看完此片之後,覺得不是很差的。當然,這是動作片來的,不會太人物的深層的描寫的。但也有一些角色是心理掙扎的,也是惡中有忠的。不是完全是卡通化的角色來的。而且特技也是不錯的,當然不及近來荷里活的大片。再者,女主角幾漂亮的。也許,之前對這片是沒有什麼期望的,所以期後發現那是不過不失的,反而覺得有意外收獲的!
午飯時,突然頭暈。找商場職員求助,結果送入了急症室。原來,39度高燒。現在已經出了院,不過,要休息好幾天。
終於剪好了上次Moran’s Falls的短片。好像我的Panasonic HDC-SD20在日光拍得很清晰。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大家都是一邊談天,一邊行山。所以短片中錄起我們不少的談話內容,當然我是不會把朋友們的談話內容公開的。因此,我把背景聲音剪去。真是,可惜的,大家聽不到瀑布的流水聲。不過,我在片中加了旁述,不會只有畫無聲的!
近來,在一些網上討論區中,閱讀一些由希望來澳洲升學的畢業生發出的題目。他們問及什麼課程比較容易拿到學位的。在我看來,他們好像抱著一種「求過關」的心態來外國升學。
如果我對他們的是正確的話,我真是有一些感慨。到外國升學是所花不菲的,如果不用心讀書,只是希望在不用很大的努力完成一個學位,實在太浪費父母的金錢。他們希望您讀多一些書,想學所成。
再者,盡管您找一個容易就可以拿到學位的課程,那又如何的?擁有大學學位的人是很多人。除非你是有家族生意等待你來承繼的,你的學位是用來討好長輩的。否則,你不可以單據你的學位在社會上縱橫的,學位是差不多人人皆有。要與別人競爭,更要據學位的質素。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你的學位是比別人的學位容易的,可推測質素如何?
所以,求學不是求過關!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課程是否淺易,應該多考慮課程的內容與自己的志向相近的!
根據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可以說是中國是一個多神文化的國家。在民間信仰中,道教神仙、佛教的佛及民間傳說一些神化的人物都是「神」。中國人覺得「神」是一個擁有超自然力量的上位者,所以中國人對一切的「神」都存有一種尊敬的心,甚至希望討好「神」們,從而得到幫助及保護。而且甚少主動開罪「神」,盡管是外族的「神」。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不論,廟中是放了什麼的「神」,都會尊敬的。除非另的信仰阻礙他們的舊有的信仰,才會有所行動。所以有些上一輩的弟兄姊妹常說他們當年信主時,大多都會遇到家人的反對及阻止。問題不是怕他們信主,而是家人怕他們信主,會不再拜祖先。
反觀我們所信的基督教是信一神的,不可以有另的神。對於在中國文化成長中的來說是很難理解的。我曾聽一位老人家說是拜神,不過,她也認同基督教的神是好的,所以她入教堂時,也很尊敬耶穌的。我猜她的意思自己是可以基督教共存的,她也是接受基督教。其實,中國人可以接受在文化中多一個基督教的神。不過,不可以只信基督的神。
來看中國多神文化,把「神」看得比較實用的,可以保護自己,就可以是他們的「神」。而我們對我們的 神,比較感情的。當然我們的 神是愛我們,保護我們的。不過,在我的個人信仰經歷來說,我與 神是一種關係,我們常用父與子來形容的。我們常說 神會我們的罪或我們在罪的苦,而傷心的。也常說「那是 神所喜悅的」。我們的祈禱有時是與 神說心事的。我們也會感受到 神的心情。是一種相向性的關係。
就是這一種的關係是獨一的,所以我們只信一神。有傳道人用父親作比喻,好像父親只可以有一個,所以只有一段父與子的關係。再者,關係是相向的, 神愛我們,我們也愛 神的。我們知道我們所愛的 神不喜歡我們敬拜另的神。所以我們不可以有另的神,就好像不會幹我們所愛的不喜歡的事。
因此,我們與中國朋友談及信仰的事時,我會分享我信主是因那份與 神,好像父子之情。
早幾天看Today Tonight時,報導有作家提倡,自私可助改善情侶關係,並訪問了一些「成功」個案。她認為要了解自己的需要,並要向對方提出。最終透過雙方提出自己的需要,大家知道雙方也喜歡,所以可以做。什麼是其中一方不喜歡,所以不可以做。那麼大家都可快樂,更了解對方。
我同意情侶要坦承,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是要說的,溝通多一些是一件好事來的。不過,如果您真的在意自己的伴侶的話,對方的喜惡是您是知道的。若要對方說出口來,即是自己已經不在意的,已經開始不珍惜對方,對方的喜惡已經不重要。說出要求,您只會覺得對方要求多多,最終只會吵架收場。那些不是大家不懂自私,只是情侶的愛已經過了期。
再者,那作者要說大家要「自私」。我認為她是要了自己為本位的。要自己了解要什麼,希望可以在大家情侶關係中滿足自己的需要。對不起,我認為愛不是如此的,她的想法好像把情侶關係如同作買賣的。如果喜歡一個人,會討對方的歡喜,迎合對方。是對方出發,不是自我中心的!
我認為雙方是溝通、了解,清楚大家的喜惡,那是付出,那是因著愛的,自私是沒有幫助的。
我們Brisbane除夕倒數,是在我們河邊的Southbank。而且除夕倒數之後,踏入新一年,還有煙花表演的。還有今年的煙花好像特別壯觀的,有些煙花發上天空時好像一棵金色的樹,很美的。再者,除了煙花之外,還有激光表演,他們用激光在對岸的建築物牆外不同的圖案。
我推測因2009年是Queensland建省一百五十周年,所以今年煙花特別美的!(因2010年的煙花都在2009年準備的,所以推測他們也把這次活動定為2009年慶祝建省一百五十周年之一!)
早前在SBS的廣東話電台節目中,知道了Melbourne市政正在計劃活化唐人街。我們Brisbane的唐人街也有新計劃。在上年,唐人街已經開始重建。到了現在,看來幾不多完工了。路面已經蓋上了新的石磚,還有幾個金屬架架起了。不過,對於唐人街來說,應該是要有中國傳統風味的。現在,灰灰黑黑的地石磚,加上一個又一個的金屬架,好像太「Cyber」了。
